您当前的位置 : 第一金融网> > 资讯

女子以肝为先天,春季养肝正当时

作者:山西省中医院 张晋峰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时、天人合一,肝在五行中与春季相应,通于春气。

《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叶天士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脏之病,较之他脏为多,而于女子尤甚”。女子身体病证多与肝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排泄不畅,导致痰凝血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发生异常,进而引发的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月经紊乱,情绪抑郁等。

春季养生与妇科健康的核心:疏肝为先

中医理论中,“肝主情志”“肝主疏泄”,肝脏负责调节全身气机,与女性月经、情绪、内分泌密切相关。春季五行属木,对应肝脏,若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引发以下问题:

月经失调:经期提前/延后、经前乳房胀痛、痛经。

情绪波动:烦躁易怒、焦虑抑郁。

气血不畅:面色暗沉、长斑、脱发。

带下异常:白带增多或色黄异味。

养生重点:疏肝解郁、养血柔肝。

春季妇科养生四大法则

1.饮食调养:少酸多甘,养肝健脾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不宜过多使用酸味食物,可适当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有助于脾气健运。

宜食:

绿色蔬菜:菠菜、芹菜、荠菜(清肝火)。

甘味食物:红枣、山药、莲子(健脾养血)。

补血食材:黑芝麻、枸杞、桂圆(改善血虚)。

疏肝茶饮:玫瑰花茶、菊花枸杞茶(缓解肝郁)。

忌食:

辛辣燥热:辣椒、油炸食品(易生肝火)。

寒凉生冷:冰饮、生鱼片(损伤脾胃阳气)。

推荐食谱:

枸杞红枣粥(枸杞10g、红枣5枚、粳米50g)——养血安神;

玫瑰菊花茶——疏肝解郁;

荠菜豆腐汤——清热利湿,适合春季湿热体质。

2.起居运动:夜卧早起,舒展筋骨

睡眠:

“人卧血归于肝,人动血运于诸经。”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23点-3点是肝经最旺的时候,在此时段进入睡眠有利于肝经修养,从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春季女性宜“夜卧早起”(不超过23点入睡,早晨6-7点起床),顺应阳气升发。

运动:

春季天气渐暖,借春季肝气旺盛时,舒展筋脉以利四肢百骸。应选择温和舒展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促进肝气条达。

推荐动作:晨起拍打胆经(沿大腿外侧轻拍50次),助升发阳气。

3.情志调摄:戒怒忌郁,静心养神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情绪不畅易致肝气郁结。

调节方法:

听舒缓音乐、练习深呼吸;

多踏青赏花,接触自然;

按压“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凹陷处,每日按压3分钟)——疏肝解郁“消气穴”。

按压“护肝穴”(膻中穴—两乳连线的中点)——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调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

4.防病要点:避风保暖,防外邪侵袭

“春捂秋冻”,春季冷热交替频繁,需注意抵御寒邪、保护阳气:

保暖重点:腰腹、脚踝(避免寒气入侵胞宫);

防外感:外出戴围巾,避免头颈受风;

防湿邪:阴雨天湿衣忌穿潮物,可饮薏米红豆汤祛湿。

春季养肝是顺应自然、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通过合理饮食、良好生活方式和中医辅助调理,能让肝脏在春季得到充分滋养,为身体健康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