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江苏省汾湖高新区财政和资产管理局局长李苏雷来说,2024年12月23日,是人生中难忘的一天。
作为一名基层财政工作者,站在全国财政系统最高领奖台上,荣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成为吴江首位获此殊荣的个人,这位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走来的财政“好管家”,从部领导手中接过荣誉证书的那一刻,难抑内心的激动。
“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走进李苏雷的办公室,墙上一幅书法作品映入眼帘,“上善若水”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此时,李苏雷正端坐在办公桌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不停地敲击着键盘,忙碌地处理着各类工作事项。
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映照着信仰之光,点亮了奋斗之路。从基层财政的一名农税员至县(区)财政局办公室主任,再到七都财政分局局长,太湖新城财政局、汾湖高新区财政和资产管理局的一把手,他在财政战线连续奋斗了30个年头。
“我要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景!”在工作中,李苏雷无时无刻不告诫自己,一个人必须要有责任有担当,人生才会闪光。
在同事眼里,李苏雷是一个有想法、有办法、有视野的好局长,一个能任事、处处率先垂范的党员干部。
在李苏雷“管账”期间,他以实干实绩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答卷。
——七都财政分局获评“2010—2015年江苏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
——太湖新城财政局连续获评“吴江区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其本人也获评“2016—2020年江苏省财政系统先进个人”,并于2018年被苏州市政府记个人二等功。
——2024年6月,他撰写的工作调研《夯实国资国企监管为先行启动区建设提供要素保障》刊发于权威刊物《中国财政》。
——汾湖财政和资产管理局各项工作得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财政、新华日报等主流官方媒体报道。
“聚资汇财”引领“先行启动”
中流击水,挺立潮头,走到未来的前面。
汾湖,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处处彰显出新标杆、新高地、试验田、新典范的光芒。这里,一汩汩创新活水清澈如溪,激荡起新城建设“一池春水”,汾湖财政人以奋勇争先之态,创示范区之新。
2023年,汾湖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04亿元,同比增收4.33亿元,同比增长12.83%。继2021年首超30亿元后,汾湖继续保持高基数高增长。2024年上半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亿元,增长6.6%,继续保持全区第二的良好态势,为践行国家战略提供财政要素保障。
这些靓丽的成绩单与李苏雷亲手设计的“聚资汇财”党建品牌息息相关。
新时代背景下,财政是改革的急先锋,资如何聚?财如何汇?这考验着李苏雷的智慧。根据上级财政和党工委主要领导“向资本要效益,加快向股权财政转型”的指示,李苏雷大胆提出“聚资汇财”概念,突破传统的资金、资产、资源的范畴,从中增加了资本要素。
在“聚资汇财”党建品牌引领下,汾湖财政全体干部始终秉承“先行先试、示范引领,聚资汇财、保障有力”的发展理念,自觉践行“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的工作守则,“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李苏雷制定的“聚焦党建引领、在机制建设上有实效,聚焦强基固本、在管理提升上见高效,聚焦履职尽责、在服务发展上提质效,聚焦初心使命、在落实监督上抓长效”汾湖财政“四聚四效”工作思路,以财政之“为”彰显先行之“进”,努力实现汾湖高质量发展的“青山常在”。
“老算盘”踏上了“筋斗云”
进入新时代的财政,除了传统的收付记账,更重要的是厚植财政资源。“云财政”的概念在李苏雷脑海中打转,这位身经百战的“老算盘”钻研起了“新科技”。
早在于太湖新城财政局任局长之际,李苏雷就开始酝酿怎样利用数字赋能财政改革,不断借助科技力量,灵活运用大数据手段,为财政工作插上“数字化”翅膀。
“公共财政管理平台的开发一定能够解决‘碰账难’、数据丢失等老问题。”为了将期盼变成现实,李苏雷跟一家软件公司进行了多次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之后启动了财政经济分析模型建设。
不久,一套能够提供大数据支撑、科学化“体检”,同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财税分析系统诞生了。
2022年4月,李苏雷在汾湖负责组建吴江首家公共资源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辖区内建设工程、政府采购、服务外包、农村资产资源发包、已(预)征土地资源管理等公共资源行为,当好汾湖财政保障的最后守门人和资金资源监管的吹哨人。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21年6月,根据机构改革统一部署,除国有资产和国企监管,农村集体“三资”也纳入汾湖财政的资产管理范围。面对全新领域的资产管理内容,如何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做到更加全面、规范、专业、精细,是摆在汾湖财政人面前的主要问题。“各类资产管理面广量大、种类繁多,因为历史原因,存在‘底账’不清等问题,都需要去追溯。”初探过高科技力量的李苏雷,再次利用起数字化手段——全域资产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全域资产管理平台上线后,汾湖高新区每宗资产都被建立档案、归纳收集。立项、建设、验收、交易、转让、入账……所有资产的使用状态,甚至各阶段的状况、历史合同、经办人,均能做到实时更新。
“‘一宗一档’都有它的‘前世今生’。”李苏雷用了这样一个很感性的说法,“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我认为一个成熟的、完善的信息系统,应该是贯穿每宗资产的整个财政管理过程,比如通过宗地的‘档’就能了解该地块、追溯该地块,是一个完善的日志系统。”
为了实现“信息多跑腿,人员少跑路”,完成“不来即享”的目标,在李苏雷的主导下,汾湖高新区财政和资产管理局推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深度融合,将实体开标大厅“搬”至线上,直播开标全过程和中标结果,招标人、代理机构最多跑一次,投标人零跑腿,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招投标。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财政”二字,扛在肩上,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头是国家的重托,一头是百姓的期待。“获评‘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吴江财政的荣誉。参加表彰大会,对我来说,是一次教育、一次升华。我将牢记大会嘱托,不忘初心使命,为先行启动区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李苏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