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第一金融网> > 资讯

公办托育乳儿班,探索“医疗+托育”新模式

“公办普惠托育乳儿班的开设对我们双职工家长来说真是一种解放,大大减轻了自家的“二孩”压力。”下班后顺路接女儿的陈先生(化名)表示:“我们来中心参加托育体验课时保育老师带着宝宝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手指摇《五官躲猫猫》的音乐律动,老师幽默丰富的表情、动作,吸引在场的每位宝宝,现场气氛活跃,看到这里的孩子都被照顾得很好,就办理了入园。”

据了解,在浙江嘉兴海宁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内配套托育园里,目前有7名乳儿在这里入托。海宁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为2150.72平方米,设计近100个托位,承担着海宁市婴幼儿早期发展及0~3岁儿童保健、托育从业人员培训和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指导等功能,除了托大、混合班外,2024年率先探索乳儿托育,积极探索医疗+托育工作新模式。

近年来,海宁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家庭型“幼有善育”养育照护服务阵地建设,高效能促进医育结合,高水平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近期,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还对养育照护实训基地进行了全面升级,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此外,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市妇保院资源,创建中心信息模块引导提升托育内涵,为家长提供便捷的机构信息查询、养育小组活动课程和儿童保健咨询门诊预约等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定期推送养育照护知识的宣传载体,实现科普宣传,提高育儿知识的受众面。

“我孩子抵抗体比较差,刚入园状况比较多,反复咳嗽,一旦有急病,托育中心有医生可以咨询并进行初步处理,并联系海宁妇保院的专家进行进一步就诊。”家长吴女士介绍。

据悉,海宁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医育”融合,其中“养育”是主体,“保健”是护航。中心依托海宁市幼保健院的儿童保健专家优势,不定期为孩子义诊,给孩子们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评价,视力、口腔保健等服务,对生长迟缓、肥胖及存在问题儿童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转诊及追踪管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除了这些,中心还会对孩子的健康状况加强日常监管。“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中心副主任夏霞芳介绍。

育儿是家事,也是国事。近年来,海宁将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列为人大“1号议案”五年追踪推进,2022年出台《海宁市家庭育儿支持政策》,建立家庭养育成本共担机制。围绕“普惠托”、“方便托”、“放心托”,不断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现有37个备案托育机构,幼儿园托育部49家,社区驿站临时托22家,村社向日葵小屋117家。截至本月,备案托位4906个,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托位达4.43张。随着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配套托育园乳儿班的开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年龄段更加完善,做到托育服务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接下去,海宁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行业引领的职责,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更优质的照护。(通讯员 黄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