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第一金融网> > 资讯

融合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融合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融合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方式,引入和培育具有更高效能、更高附加值的生产要素,以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助推了农村经济向好发展,农业产值逐年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然而,农村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目前,农村经济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且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这种产业结构导致农村经济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

二是,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尽管近年来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整体而言,农业科技水平仍然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且主要集中在育种方面。农业科技服务的覆盖面和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劳动力素质有待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当前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适配度低,同时,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大量有文化和技术的农民转移到城市,留在农村投入农业发展的绝大部分是无法参与到城市建设中的农民,导致农村高素质人才稀缺,这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目前,农村仍然是金融领域涉足较少的地区,主要问题是农业的特殊性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相对滞后,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所以运营成本高,风险大,导致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推广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指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引入和培育具有更高效能、更高附加值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首先,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更高效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激发农业生产活力,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其次,新质生产力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培育农业新业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再次,新质生产力助推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通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职业教育等,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后,新质生产力有效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新质生产力可以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拓宽农村融资渠道。通过整合多种金融资源,结合农业发展特殊性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环节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融合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农业科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只有实现成果转化才能得到成果的经济价值,近而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成果的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帮助农民增收。

二是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要完善农业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以市场供求为导向,以农业技术进步为基础,以产业融合为目标。首先,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其次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最后要发展乡村旅游业,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三是加强农村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人才是主要生产力,农村高素质人才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一方面要吸纳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入农村经济建设。首先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其次要引导城市人才下乡创业创新,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是继续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改造,高效运用多种金融模式助力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首先将普惠金融落实落地,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普及程度。其次要扩大农业保险的范围,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再次要发展互联网金融,降低农民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后可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五是打造集经济和物流于一体的“村中城”。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较为完善,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村落中选择具有优越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村子做为“村中城”,将农村经济发展和交通物流联系起来,打造农村经济发展小的增长极,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六是推动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农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首先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利用二产的力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其次优化乡村旅游业发展,以乡村旅游文化和特色为基础,锚准市场需求,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动农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最后可以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七是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以往我们更强调工业在生态保护中的破坏力,却总是忽视农业对生态保护带来的影响,而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不容小觑,所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首先一定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集约化管理,在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向低碳和环保倾斜。其次要加强农业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和节水水平。最后要加强农业生态修复和保护,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融合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新质生产力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创新,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农村经济的内在活力,促进其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发展阶段迈进。(菏泽学院商学院  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