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第一金融网> > 资讯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开展全方位技术研发合作。针对企业生产中的痛难点问题,启动首批 7 项技术攻关项目,在玻纤产品检测、振动烘箱传感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服务区域经济与企业转型升级的新举措。学院在科研领域秉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理念,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从搭建平台、培育成果、强化服务等多维度发力,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提升科研产能与效率,实现诸多突破,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助力“双高”建设。

17e960a5b5266b1d74cdc0646a627d2.jpg

多方合作,构建产教融合科研平台新格局。学院积极与四川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展开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战略举措,深度融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念。其中,四川省轨道交通线路智慧运维工程研究中心(独立筹建)以及四川省水电数字化与智能巡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共建),双双获批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电力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也成功获批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此形成了“1 + 0.5 + 0.5”的协同创新模式。此外,借助校级科研团队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孵化作用,在本土成功培育并立项了多个成都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彰显了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的协同优势,为科研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筑基赋能,推动科研成果全方位绽放光彩。学院科研成果总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2014年至2023年地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数量的年均增长率达21%,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在全国性科研项目上,学院更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中华职教社规划课题一般课题1项、重点课题1项。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的同期年均增长率达10%,而核心以上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的同期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了42%。各类科研成果在奖项获取上也是成绩斐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1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为区域职业教育科研创新贡献了积极力量。

多措并举,强化科教融汇服务区域核心能力。狠抓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交叉的结合点,从服务成都“建圈强链”的角度出发寻找研究热点和进行技术开发,积极为区域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咨询以及服务。围绕学校五大专业集群带动在校学生共同开展知识产权孵化,2014年至2023年知识产权授权数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7%;职务发明授权情况从2014年至2021年累计授权14项,到2023年单年度授权56项,授权数量位居全国职业院校第39位、全省职业院校第2位。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致力解决科研成果到转化产品中间衔接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方式,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多项,转化率达12%,其中单个科技成果许可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创新资源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

展望未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的科研发展之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平台建设上,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拓展深度广度,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和优质资源,加强科教融汇促进协同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成果培育方面,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师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成果质量数量,争取国家级科研奖项突破,注重科教融汇提升教学质量。在服务区域经济时,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提供精准高效技术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知识产权授权数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注入科技动力,加强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工职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