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第一金融网> > 资讯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探索“12345”育人模式

长江师范学院 魏葫

在“三全育人”改革新策略的推动下,地方本科艺术院(系)正面临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使命。本文初步构建并浅析了“12345”育人模式,旨在回应综合改革的需求,同时突出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和功能,致力于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一个根本的核心是确保学生能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目标对于艺术院校而言尤为重要,因为艺术不仅是技巧和创造力的展示,更是价值观和思想的传播媒介。因此,将这一目标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是对其全人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注重实效为动力,坚持解决短板问题和提升实际育人效果为导向在“12345”育人模式核心,“两个坚持”——坚持育人导向与坚持问题导向,构成教育质量的基石。育人导向不仅注重艺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重视个人品德、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艺术院校需通过设计跨学科课程和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同时,问题导向鼓励教育者主动识别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建立反馈机制和实施定期评审,持续优化教学策略,确保教育活动精准满足学生需求,进而提高教育成效与学生满意度。这种追求持续改进和创新的精神,是艺术教育成功的关键。

以聚合资源为关键,夯实课堂、校园、社会三大主阵地聚合资源,夯实课堂、校园、社会三大育人阵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一是聚焦课堂抓教育内容供给改革。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确保每门课程,特别是艺术教育课程,实现其育人功能,让每位教师都能承担起育人的责任。二是聚焦校园抓主体供给改革。在校园内,通过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和开展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推动思政教育与文化、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实现全员参与育人的目标。三是聚焦社会抓资源供给改革。通过内引外联,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打造开放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的大思政格局,实现全方位育人。

以党建引领为先导,实现四大抓手协同育人以党建为引领,团建为支撑,实施“四大抓手”策略,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艺术创造力的新时代艺术人才。首先,通过加强“党风党性”教育的“三性”课堂,即在艺术创作与理论学习中融入党的理论和精神,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在“学风建设”教育中实施“三感”课堂,通过艺术院(系)的特色活动和学术交流,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再者,通过“四导”的公益爱心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到公益艺术项目和社区艺术服务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会贡献力量,同时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激发社会责任感。最后,利用每周的班团会课堂,不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同时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追求艺术卓越的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以试点建设为基础,扎实推动五大重点育人体系。一是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计划”,推动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思政教育,确保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接受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实施“科研育人协同计划”,通过学术报告和科研诚信教育,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开展“艺术实践育人工程”,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实际操作提升艺术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四是实行“文化育人提升计划”,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五是推出“管理育人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教育管理队伍和制定精准服务措施,全面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