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4年10月22日。对胡晓岚宣讲名嘴工作室的成员们来说,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工作室一周岁生日。
一年前的今天,胡晓岚宣讲名嘴工作室第一次全体成员见面会召开,标志着工作室正式成立。从那一天起,这个全新的致力于宣讲的“热血团体”扬帆起航。
这一年,工作室和宣讲员们在忙些啥?有了哪些新成绩?作一个回顾,算是周岁纪事。
一
安徽对理论宣讲可不是一星半点的重视,省委印发的文化强省建设文件上,专门部署了宣讲名嘴工作室建设。2023年10月,在阜阳市委宣传部,阜阳市委讲师团的支持下,“胡晓岚宣讲名嘴工作室”正式成立。
这是一支年轻化的团队——“90后”主理人胡晓岚是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团队成员大多是“80后”“90后”和“00后”,包括律师、医生、企业家、快递小哥等。虽然年龄不同、工作不同,但大家都是政治过硬、宣讲生动、热心公益的“百姓名嘴”,有着共同的特征——青春活力,地道宣讲。
对于成员们来说,宣讲早已融入了工作和生活,是一件热爱并乐于为之付出的事。
这背后的动力,是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从中感受到的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是在回顾党史时,无数革命先辈、无数历史瞬间所带来的灵魂震撼;是宣讲时,听众从一开始的不太理解到认同,再到主动想听的态度转变;是伙伴们的相互鼓励和倾力支持;是让青年不再迷茫,是让家庭更加幸福,是自己和身边人向好向上的奋进力量。
工作室文化也逐渐完善起来,指引着成员们凝聚起坚实力量。
2023年10月底,工作室有了自己的专属logo;11月,工作室宣传视频闪亮登场,队服也设计了出来;2023年12月,工作室绘制了安徽省首个原创理论宣讲技巧绘本——《理论宣讲有绝招》;2024年1月,工作室主题曲《平凡之颂》出炉……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工作室将这句话奉为圭臬,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口号。同时,为了提醒成员们时时刻刻不忘宣讲初心,工作室室训由此诞生:追寻真理之光,践行为民之心,创新宣讲之路,绽放青春之花。
二
工作室主理人胡晓岚认为,理论宣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达党的创新理论知识,还要能激发受众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在群众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于是,她提出要让理论宣讲“出新”又“出圈”,简单来说就是创新宣讲的方式方法和平台,使理论宣讲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理论宣讲的影响力超越传统的局限,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基于此,工作室开创了“今晚开讲啦”“微宣讲奇妙夜”“行走的思政课”“storyteller·时代新人讲习营”“职场技能充电站”等8大品牌,用“小舞台”展示“大天地”。 “今晚开讲啦”是工作室的核心品牌。今年“五一”劳动节晚上,首场户外宣讲活动拉开序幕。
用唱歌、跳舞开场,群众自发围了上来,掌声不断响起,现场一片欢乐。宣讲内容节目不仅有关于阜阳的历史文化介绍,知识问答、有奖竞猜,还有“教你做心肺复苏”“教你怎么验房”等。宣讲员高珊是一名医护工作者,她带来了心肺复苏模拟人——“张三”。这场“首秀”,让她觉得这比参加过的理论宣讲和传统意义上的朗诵或演讲都要难。难在要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难在要审视适度的“有梗”,还得是观众能get到的梗,在此基础上,又要实打实的让观众在欢乐中学到有用东西,不能脱离理论微宣讲的主题。
难度大了,成就感自然也“水涨船高”。宣讲之中,要让观众实打实的参与、融入,小伙子在按压一个循环后说:“这还挺累的,要两三分钟按压五个循环吗?真不简单!”阿姨问:“我吹气吹起来了没?姿势对不对?”收到提问后,高珊再去进一步讲解,观众听得认真,她讲得也起劲儿,直说自己成就感斐然。
工作室的宣讲内容分为党史、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民生政策解读、安全健康知识等五大类。成员们将自身工作实际和宣讲相结合,以问答互动、情景演绎为“佐料”,带动观众加入。现场观众直呼:“没想到晚上出来散散步,知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脑袋。”
新颖的宣讲形式,有趣的宣讲内容,使得“今晚开讲啦”受到了不少媒体的关注。今年5月15日,阜阳广播电视台对第三期“今晚开讲啦”进行了现场直播。王天娇在紧张准备公开课之余制作了海报;姚雪峰为了确定哪里是最好的位置,踩点了两回;姜文丽不仅撰写了主持词,还将有奖问答的题目制作成精美手卡……成员们纷纷为活动献策出力、相互加油打气。
姜文丽说:作为宣讲员,最应具有的底气之一就是不怕“社死”,直播的紧张和焦虑很快被我们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敢拼敢冲的劲头盖过了。大家并没有畏惧困难,更多的是想要把工作室以及自己擅长的领域党的理论、政策、知识宣讲给群众。夜市的烟火气增加了活动的“地气”,观众们舒畅放松,吃着串串回答问题,气氛融洽到就像是在聊天。
“这种与群众‘拉瓜式’的宣讲,接地气、冒热气,我收获了一个个认同的眼神,感受到一一次紧紧地握手,体会着一个个会心的微笑,内心充满了力量。”“验房老师”王苗苗说,“每场宣讲过后主理人都会带着大家有针对性复盘,和大家讨论存在问题、改进方向以及经验总结等。我也悄悄立了个小目标:要把党的理念、政策讲得实、讲得活、讲得新,做一名‘言值出众’的理论宣讲员。”
现在,每逢周五或周六的傍晚7点,“今晚开讲啦”就会准时开讲。文峰公园、二里井夜市、万达广场、阜师大、王屯民族居……宣讲的脚步越走越远,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成员们和群众们一起唱红歌、跳形体操,感受幸福生活。工作室还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和“急难愁盼”问题,把民生改善政策讲到位,为老百姓解思想之困、政策之惑、现实之难。比如,困难职工应该如何申请帮扶救助?遇到问题想要维权应该找哪个部门?群众们表示十分实用。
同时,工作室还进一步拓宽“今晚开讲啦”宣讲范围,打造丰富子品牌系列。如“今晚开讲啦•广播进万家”,每晚6点半为文峰街道社区群众进行广播,采用好好学“习”+的模式,每天固定学“习”一句金句的同时,为大家带来党史知识、阜阳最新变化等等; 如“今晚开讲啦”之“科普大篷车 开到家门口”,大蓬车开到商场、社区门口,为群众普及科普知识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如“今晚开讲啦 歌声里的党史故事”,采用“微宣讲+音乐”的类情景剧模式,让许多群众觉得耳目一新,多家学校、单位、社区纷纷发出邀约。
工作室还定期举办“微宣讲奇妙夜”,借“做非遗”巧说“大文化”。宣讲员和群众一起现场制作阜阳剪纸、柳编、彩陶等非遗手工,宣讲员讲文化,群众谈感受,宣讲与非遗的奇妙碰撞,让理论可听可看可触更可知。
比如在今年7月10日的“微宣讲奇妙夜”上,王雅楠带来的宣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柳编》:小小柳条可编“万物”,小小柳枝蕴含着大财富,王家坝精神也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时小雨宣讲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漆扇,讲解漆扇的历史,传递非遗的魅力。小伙伴们还准备了有关文化思想的微宣讲和大家一起分享。
“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是在“行走中”融合“大课堂”。主理人带领工作室成员来到阜南王家坝、合肥科学岛等地,引导青年去切身体验、去辩证思考,把工作室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启智润心、铸魂育人。主理人胡晓岚与河南郑州大学教授、全国最美教师周荣方,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中原名班主任李艳丽跨省建设“行走联盟”,并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
今年10月,为了培养新人宣讲员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工作室打造了“storyteller·时代新人讲习营 ”之“以辩明思,以论明理”辩论赛,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工作室内外的一致好评,多名宣讲员积极报名,踊跃参与。
三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工作室正以青春的热血与激情,逐渐成长为阜阳青年理论宣讲的一张“新名片”。
工作室下设6支宣讲团队: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队、劳模工匠宣讲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流动宣讲队、普法宣讲队、“青年论道”宣讲队及艺术化宣讲队。为帮助团队成员能宣讲、会宣讲,工作室统筹安排,每天晚上通过广播宣讲提升宣讲员普通话水平,每周日上午对宣讲员进行形体仪态训练,每周至少开展两场活动保证宣讲员宣讲频次,每月邀请专家为宣讲员进行培训指导,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宣讲员宣讲水平。
同时,工作室宣讲员不仅要上台宣讲,还涉及文稿起草、综合协调、活动组织筹备等工作,在锤炼宣讲员的实战能力的同时,推动宣讲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其中,阜阳师范大学“青年论道”宣讲团队是“最青春”的一支宣讲团队。
这一团队是在胡晓岚宣讲名嘴工作室指导下,于2024年2月成立的。团队的10名核心成员来自阜阳师范大学法律、历史、计算机等学院,实现了从文史到理工,从师范到非师范的阶梯式配置。
依托工作室和团队现有资源,学子们的理论水平和宣讲技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团队崭露头角,在宣讲中洋溢青春风采,取得不少亮眼成绩。
队长张馨卉是阜师大2022级历史学(师范)专业的本科生,是工作室最年轻的学员之一。2024年初,胡晓岚受邀回到母校,为青年学子做《谈谈人民至上》的专题宣讲,那天以后,一颗“宣讲梦”的种子在张馨卉的心中种下,她便跟随胡晓岚学习理论宣讲的各类技巧和方法。
依托工作室和团队现有资源,学子们的理论水平和宣讲技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团队崭露头角,在宣讲中洋溢青春风采,取得不少亮眼成绩。
大学生沈子燕的成长是喜人的。她说,宣讲让我学会了许多的技能,以前的我连一篇合格的宣讲稿应该是怎样构成的都不是很清楚,也不明白宣讲员站在台上时,手应该怎么摆、脚应该怎么站,但是在这近一年的学习中,我逐渐明白了原来宣讲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原来一名合格的宣讲员要具备这么多的技能!同时宣讲给她带来了自信。从以前那个自我介绍不敢看向大家眼睛的腼腆女孩,到现在可以站在广场上与大爷大妈们谈一谈“英语要怎么学”的自信宣讲员,这些与观众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都是沈子燕获得满足感的来源。
回忆起第一次写宣讲稿的经历,阜阳师范大学23级法学本科生朱泓睿记忆犹新。她来来回回改了六七次,开玩笑道:改到最后感觉把脑子里所有的脑细胞都消灭了。但朱泓睿觉得能有这次经历是很幸运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之前只是单纯的文字堆砌,为写而写,凑字数式的写法,但晓岚姐说宣讲稿最重要的是生动,要让听众愿意听下去。于是我不仅写稿时习惯性去想一想自己的经历,加上有趣的故事,在写稿之余看到有可用的素材也会立刻收藏,正是这些看似枯燥的日常训练让我的知识储备大大提升。”通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朱泓睿从一开始几小时写不出一个字,到现在想分享的东西有太多,从被主理人点名才参加活动,到现在主动报名。她亲眼看着自己取得的进步,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朱泓睿讲的最多的是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普法宣讲。法律法规知识是硬性的,相对严肃的,所以要想吸引、留住听众,特别考验宣讲员“讲”的能力。既然内容严肃,那宣讲就活泼一些,现在,朱泓睿形成了自己的宣讲风格,走“活力女大”路线,群众们很乐意听她讲。2024年5月朱泓睿和团队成员获得“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今年5月,阜阳师范大学“青年论道”宣讲团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6月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及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并斩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安徽省金奖、国家三等奖。前不久,“青年论道”宣讲团队还获评了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优秀团队”。
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学子们正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基层建设的第一线。推动理论宣讲“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的愿景,也在逐渐落地发芽,不断实现。
四
又是一年秋日,胡晓岚宣讲名嘴工作室成立已至一周年。
向大家汇报一下工作室目前取得的成绩:一年之间,工作室已与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市科技馆、阜阳市中医院、阜阳市颍州区文峰街道办事处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活动百余场,受众超20万人次;与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拍摄《真理的力量》系列视频,点击量超15万;
主理人胡晓岚在北京参加了省区市党委宣传部、讲师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作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代表,汇报分享了自己从事理论宣讲以来的感悟;受邀到河南、浙江等地与业内先锋进行交流研讨,与河南郑州大学教授、全国最美教师周荣方,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中原名班主任李艳丽跨省建设“行走联盟”;受聘为阜阳师范大学青年讲师团“名誉团长”;
工作室品牌“今晚开讲啦”首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荣获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今晚开讲啦”品牌荣获安徽省社科普及优秀案例;
“青年论道”宣讲队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安徽省金奖并入选国赛、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并荣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优秀团队”;
胡晓岚和工作室成员高珊、时小雨、范梦晴作为全省工会干部代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安徽省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团走进马钢”活动中,表演了快板节目《高质量发展新起点》;
申请注册志愿汇组织,开展志愿活动,积极为民“阜”务。目前,工作室已协助追讨欠薪事件6件,追回欠款10余万,主理人收到职工赠送锦旗一面;开展“义诊”“文艺下乡”等志愿活动50余场,今年以来志愿服务时长共计达4000小时;
工家级课题1项、省级重点课题1项,市课题1项,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工作室成员获作室获批国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奖项30余项;工作室宣讲事迹被《新华社》《人民网》等央媒报道......
9月1日下午,工作室举行了全体人员大会。成员已从刚开始的10余人,扩展到了90余人。来自机关、基层社区、律所、医疗、教育、快递运输、高校、企业的宣讲员们齐聚一堂,亮出成绩、共话未来。
宣讲是什么?宣讲带给了你什么?怎么才能宣讲好?这是每一名宣讲员经常被问,也经常问自己的三个问题。经过数次讨论,工作室成员在各抒己见中取得了共识——宣讲,让生活充满了正能量。这些感悟,来自于深入的调研和思考。
来自中铁阜阳医院的科教办主任干事、主管护师的高珊在发言中回顾了一年来工作室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点点滴滴。“这个夏天,临近夏末而热情不减,烈日当头却步履不停。有一种热爱叫高速而至,有一种心动叫跨区而行,不管多远,总要相聚!愿工作室还会有下一个两年、三年、再聚首,青春依旧沸腾!
来自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主义学院讲师,安徽省公共关系学会副秘书长李泽军用“荣幸”和“成长”两个关键词,来回顾自身加入工作室的经历。安徽兴阜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党支部书记秦大鹏则强调了“感谢”“感动”和“感恩”三个关键词。
中通快递阜阳分公司的工会主席、常务副总经理徐金山说,我们大家能聚在一起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党的声音送进千家万户”,期待更多满怀热血的人员加入胡晓岚宣讲名嘴工作室!
入路十余载,弦歌不辍;宣讲在一线,薪火相传。
一年、三年、十年,再聚首,青春依旧沸腾!
主理人说:
我们在彼此身边,见证了一年四季变换。回想这一年的陪伴,繁星点点,我心里的千言万语汇聚成两个字:“感谢!”
我要感谢组织、领导、老师。成立之初,我对能否做好工作室也有一丝不安,是各位“引路人”给我信心和鼓励,为工作室指明方向,提出宝贵建议,坚定我走下去的信念。
我要感谢群众。群众教会我们宣讲:从村里的爷爷奶奶那里,我们学会宣讲之前先聊聊天;从学生那里,我们学会将道理变成生动的故事;从青年那里,我们学会倾听和理解。群众的肯定、互动、提问、改变,就是宣讲员们越讲越来劲的动力。
我要感谢群众。群众教会我们宣讲:从村里的爷爷奶奶那里,我们学会宣讲之前先聊聊天;从学生那里,我们学会将道理变成生动的故事;从青年那里,我们学会倾听和理解。群众的肯定、互动、提问、改变,就是宣讲员们越讲越来劲的动力。
我要感谢工作室的小伙伴们。高珊、储钰、王苗苗、时小雨、姜文丽、徐婉露、刘晓宇、关洁、王雅楠、张梦袁、秦大鹏、徐金山、孙彤彤……每次活动都积极响应、出谋划策,无论我说啥,他们都说:“好!支持!”;常志坤、姚雪峰、胡旭旭、陈静文、王天娇……他们为工作室留下了这么多精彩照片、视频和海报;娄白莲、王辉、王锦、谢维娜、张卿、范梦晴、刘新、杨柳、郭靓子、水平静、袁茹、杨慧、钱诚、胡越、李萌哲、李伟、陈亚洲、刘晓霜……只要我一回头,总能看到他们支持且忙碌的身影,他们从不说累,只关心是不是有哪些还没做到位;朱妮妮、李泽军愿意不辞辛苦从合肥来参加工作室活动;宵霄工作那么忙,每周还给大家培训形体;于飞姐姐及她的团队、市科技馆、市中医院、颍泉区音协,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有趣;王艳姐姐对我的任何创意想法都是鼓励叫好并用实际行动支持;李婧姐姐用歌声帮助工作室增光添彩;张馨卉、沈子燕、朱泓睿、孙倩倩、徐鑫田......别看她们年纪小,做起事来一点都不含糊,吃苦耐劳的同时还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努力把任务完成到最好。还有很多我没有提到名字的小伙伴,他们每个人都积极为工作室做了很多很多,工作室的荣光加在我身上,但我知道,其实他们才是最大的功臣。
是你们的支持和陪伴让工作室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让我越来越像个好主理人。
宣讲是一辈子,不是一阵子。我们前行的路还有很长,感恩这条路上与你们相遇!
(执笔:李一晴 胡晓岚 储钰)